贵州个体户特种养殖政策(种养个体户怎样注册)

作者:贵州个体户 -
贵州个体户特种养殖政策(种养个体户怎样注册)
贵州个体户特种养殖政策:
一、养殖对象的选择
针对大闸蟹的养殖主要有以下四种因素:
1、养殖池塘的开发:(1)增加湖泊、水库蓄水量;(2)增加流水量;(3)扩大围栏面积。
2、增加养殖水体的相对容积。(1)在养殖水体中施用较多的石灰粉或漂白粉等,可以起到杀菌消毒和调节水质的作用;(2)增大水体面积;(3)提高水体的pH值。
3、做好防逃设施。
4、按时巡查大闸蟹养殖场地。
5、增加饲喂次数。
二、采用哪些养殖方式
1、适时捕捞:适时捕捞是提高大闸蟹产量的重要措施,当年河蟹苗种成活率达70%以上,生长健壮,有利于越冬。
2、适时越冬:越冬前,适当捕捞池埂、螃蟹,起到保温防寒的作用,起到越冬的作用。
3、调节水质:应保持水质清新,水位适中,溶解氧保持在5毫克/升以上,透明度30-40厘米,为大闸蟹生存提供良好环境。
4、适当投喂饲料:在蟹种的选择上,要选择规格一致、活力强、体质健壮、附肢齐全的蟹苗作为饵料,注意投喂时间、投喂量,定时定量,避免引起河蟹暴食,增加饲料消耗,影响生长。
5、保持池水深度:秋季,池塘水温比秋季高,水质容易变化,及时注入新水,保持池水清新,水量充足。
6、防治:使用生石灰20~30千克/亩或漂白粉15~20千克/亩或蟹病灵(有效成分2~3克/亩)浸泡消毒10~15分钟,饵料选择人工培育的螺蚌肉、蚕蛹等,或用塘丰安(化氏黄泥、蛹)拌入红糠、红萍或杂草等天然饵料,均匀泼洒,一般亩用料50千克。
三、秋季河蟹的主要疾病
1、烂鳃病
【症状】体表有黑色或黄色点状硬鳃,病蟹浮于水面,行动迟缓,食欲不振,鳃盖内层充血发炎,鳃丝末端腐烂,鳃丝末端腐烂,严重时鳃丝全部变黑,鳃部软骨外露,鳃丝末端脱落,容易脱落,常伴有脱壳不遂、大出血等病。
【防治】彻底清塘消毒,使用消毒剂杀灭池中寄生虫和病原体。病情严重时,可套养少量水草或用刺激性药物调节水质。
2、蟹腮病
【症状】体表出现点状、块状或散状的灰白色斑块,病蟹常漂浮于水面或栖息在底泥中,鳃丝肿胀,常出现局部鳃出血症状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