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的茯苓栽培(茯苓工厂化栽培)

作者:常用的茯苓 -
常用的茯苓栽培(茯苓工厂化栽培)
常用的茯苓栽培方法如下:
茯苓适期播种。一般在早春1-3月,夏季7-9月。若保温不好会影响茯苓出苗。选用优良品种。茯苓栽培种皮坚硬,播种后发芽困难,需用500倍的多菌灵液进行拌种。茯苓定植前,先将茯苓植株用清水浸泡1~2天,在整畦整地时施入畜粪肥和石灰,每亩1000~1500千克。用清水浇透,然后覆膜,以利保水。
茯苓适期定植。定植时在畦面上按行距65~80厘米开沟,深约5厘米左右,在沟中栽6~8株,并将苗木紧贴沟底,用泥土封严。
茯苓种植技术
1、松土除草。种植茯苓应保持周围环境有一定的湿度,若湿度过高,则会出现烂根现象。茯苓种植时,每年应松土除草4~5次,茯苓宜采用有机肥料作为基肥,为来年增产丰收奠定良好基础。
2、松土追肥。幼苓生长期中,如遇干旱,应及时灌水,应适当追肥,特别是茯苓苓生长后期,则更应追施少量尿素和磷钾肥,以促使茯苓块茎膨大。种植茯苓时,1~2年的幼苓生长较慢,2年以上的老苓生长较快,需定期松土除草,并适当追肥。在苓子实体发育旺盛期,氮肥的施用,以氮、磷为主,结合有机肥料的施用,促进茯苓子实体的膨大。在茯苓块茎膨大期,氮肥的施用量可占总用量的30%~40%,以氮肥为主,氮磷钾结合,使茯苓的产量增加。
3、松土除草
茯苓在整个生长过程中,除草是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。除草剂对于茯苓来说,起着重要的作用。然而,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,不仅使茯苓的产量降低,还会对茯苓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。除草剂对茯苓的影响不仅包括除草剂,还会造成环境污染,在使用时,一定要注意用量及使用方法。
4、开沟排水
在种植茯苓时,我们要做好茯苓田间的排水工作,茯苓在生长过程中怕积水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