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书(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原理)

作者:食用菌栽培 -
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书(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原理)
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书
在实际工作中,还需要有认真细致的饲养管理,这样可以减少空根,控制杂菌滋生。
2、菇场与床
1温度:播种后菌床出菇温度20°C左右是比较合适的,一般是2~8天,就要使菌床散发出足够的热量,当菌袋内的温度下降到10°C以上时,可以覆膜,确保床内湿度适宜。
2湿度:出菇时,需要保持菇床湿度在85%左右,出菇初期的袋料培养料培养料培养料培养料较含水量70%~80%时,相对湿度需要下降到70%~80%,后期要求每平方米的湿度要求达到90~100克。
3通风:播种后,料面无水可揭膜,菌丝子实体生长阶段,每天需要5~10次通风,以后每天减少1次通风,在每次通风后要保持通风量在60%左右。
4喷水:在子实体生长过程中,可以用喷雾器喷湿,喷水的时间以晴天早上或傍晚为宜,主要喷洒料面或地面。
3、菌袋栽培管理
4.1温度管理
控制好棚内温度,出菇阶段,大棚温度应控制在23~28°C,低于15°C,菇蕾不能形成,高于32°C,生长缓慢。一般菇蕾分化至开花前,温度降至22~25°C,菌盖分化,子实体分化,子实体形成后,降至22°C,以提高棚内的温度,菇蕾分化和子实体生长的温度应保持不变。此阶段,温度为23~28°C,相对湿度保持在80%左右,如果气温高于32°C,子实体分化和子实体生长的湿度应降低,低于85%,会引起大量的斑点,并出现畸形菇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