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的栽培密度(水稻高产栽培实施方案)

作者:水稻的栽培 -
水稻的栽培密度(水稻高产栽培实施方案)
水稻的栽培密度和品种有很大的关系,比如早熟的品种可以按照等株距、2:米、4:5到5的密度进行栽培;中晚熟品种的密度可以按照早熟品种、育苗期、幼苗期、插秧期、分蘖期等程度而定,可选择早熟品种、晚熟品种、育苗期等。
1、早熟品种
中晚熟品种、晚熟品种、插秧期等栽培的密度都是大,为了提升田间的通风透光性,一般都要将栽培密度保持在1800到2300株/亩,晚熟品种、育种苗期间,为了能够增加秧苗的产量,可以进行统一播种,避免出现群体大小不匀。
2、中晚熟品种
中晚熟品种、晚熟品种、秧苗期和插秧期的密度,可以依据栽培模式、品种特性、生产情况来确定,一般为1800到2000株/亩,可选择早中熟品种、晚熟品种、育苗期等。
3、晚熟品种
晚熟品种栽培的密度一般是:800到1000株/亩,可选择早中熟品种、晚熟品种、育苗期等。
4、使用秧苗药剂
使用秧苗药剂进行栽种的时候,首先需要选用3%的乙酸铜可湿性粉剂浸种,即每100kg秧苗用药2克左右,浸种后将其充分拌湿,然后均匀的撒在秧苗上面,覆盖一层薄膜,促进秧苗生长。
五、定植管理
1、秧苗移栽
秧苗移栽一般是在晚霜过后,土壤化冻之后,在阴天下午移栽。移栽的时候要尽量少伤根,在起苗之前,要进行淋水,避免损伤了根部,这样可以保证移栽后根部更好的透气。
2、水肥管理
(1)在移栽之后,如果气温比较低,土壤的含水量还比较少的话,可不用浇水,但是要做好排水措施,避免出现涝害。
(2)到了缓苗期间,要增加水肥,可进行1次追肥,一般在起苗时,用稀释过的人畜尿水浇灌即可,在起苗之后要追施一次尿素,在根茎生长期,追施氮肥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