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南发展特色种养稻田养蟹(发展特色种养业)

作者:陕南发展特 -
陕南发展特色种养稻田养蟹(发展特色种养业)
陕南发展特色种养稻田养蟹有三方面的意义:
一是实现稻田与水体相融,保持生态。通过旱作稻与水生蔬菜轮作,不影响稻田生态系统,保水力强,可让稻田不板结,为水稻生产提供更多的天然饵料。
二是解决食螺难题。用螺便田、水煮螺的方法,可使田螺经常在稻田中生活,避免未腐熟的螺、螺、虾吞食稻田底泥,消除稻田野草,同时稻田自不必进行除草,对田螺无伤害,因此获得了稻田养蟹的广阔前景。
三是促进水稻增产。由于稻田生长方式采用人工除草,水稻生育期间基本上不用除草,不需化学农药,不用化肥和农药,最大限度的减少农药使用,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。田螺在田间通常是一尾一尾地吃食,水稻生长过程中,吃的饵料量很小,等长到6~7厘米时,能自行捕食,没有其他的饵料,因此人工养殖田螺产量较高。
田螺人工养殖技术
1、养殖田螺的准备工作
由于稻田养螺效益很好,在开展养殖前,必须做好田螺的田螺搜集工作。首先要找到适宜的水源和天然饵料,然后人工设置好供螺生长的饲料地,一般以水生植物、瓜果皮、菜叶等为主,也可在稻田底部铺上一层苇席,以减少敌害。
其次准备一个大的养殖池,并在池内放置塑料盆或铁桶,面积为3~5平方米。将捕捉来的螺放入大池,投入时可用半细网将其拦住,以防田螺逃逸。此外,还可在池内放入适量的瓦片、碎木片等以引诱田螺进入。
田螺养殖技术
1、养殖环境
田螺昼伏夜出,栖息在水底泥沙层,喜阴湿、肥沃的腐殖质壤土,是田螺科水生动物。
2、食性
田螺食性广,植物、水生昆虫、腐植质和动物尸体等都吃,特别喜食腐殖质。
3、繁殖
田螺生长快,肉产量高,每只田螺可年产商品肉150~250公斤,而且产仔多,易于饲养管理。
4、饲养管理
(1)饲料
田螺食性杂,饵料种类也很广泛,田螺最爱吃菜叶、瓜皮、蚯蚓、米糠、豆饼、动物内脏等,人工饲养时可搭配切碎的玉米、小麦、稻谷、麸皮等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