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养结合的误区有哪些(种养结合合作社)

作者:种养结合的 -
种养结合的误区有哪些(种养结合合作社)
种养结合的误区有哪些?
误区一:无计划单种。
所谓无计划单种,就是几个农民同一品种,只要把品种先育种,不要专门种,这种方式其实是不科学的,依照自然规律,应该以一经发现,防止混杂。
误区二:产量高、消费高、风险大。
以水稻为例:
这类作物消费一般是留种,具有上、中、下三段产量高、风险大的特点。按其产期可分为早稻和晚稻,早稻一般是在前三年种植,如果种子的质量好坏,种下去的年产量就会下降,所以产量不能轻易提升。晚稻主要种植期是7月至8月,8月至9月前后是稻谷收获期,如果大家想要延长10天,需适时抢收早稻,这种办法是不科学的。
误区三:耐抽穗,预计12月左右成熟
错季种植可以极大地提高晚稻的产量和品质。每种作物的最佳播种期都是不同的,一般来说,晚稻是在晚稻收获后,于12月20日左右开始播种,而早稻的最佳播种期是每年12月10日左右。
在这个时间段内播种完毕,晚稻的生长会比早稻好很多,植株会更粗壮,叶片大、茂盛,但是容易徒长,抑制主茎和无效分蘖,这就会降低产量。
农民朋友们要想利用晚稻的高产优势,提高产量,就应该掌握好晚稻的种植技术,不能一味的追求产量,应该在适当的时机适时合理的播种。根据种植经验,如果在晚稻成熟前没有遇到多雨的天气,应该适时抢种,避免晚稻生长缓慢。
当晚稻田的秧苗长高到30厘米左右,叶色变浅,上部叶片变得粗壮,就可以进行适时的打顶和分蘖,通常每亩留3-4个壮苗,在在三叶期进行折尖。在早稻生长的前期进行控水,促进后期的生长。
大穗大穗品种,如果生长正常,可以在大穗期不失时机的补充水分。
孕穗期,如果出现高温,应该适时揭膜晒田,并增加施肥,保证生长需要。在高温下需要增施磷钾肥,保证水稻在孕穗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供应。
后期,为了避免出现早衰,需要做好穗后期的水肥管理。
三、水稻需要哪些需肥规律?
1.根据生育期分蘖期需肥规律
水稻在不同生育期对于养分的需求并不相同。

相关推荐: